在武汉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鄂赣湘三省会商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对三省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思路给予高度肯定,他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尽早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推进该区域乃至带动全国的发展。
魏后凯分别从概念与重要性给予论证,他说,中国社科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高度重视,去年专门安排专家到三省调研,形成了一个1.8万字的报告,报告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圈的基础上,通过三圈融合的方式,在更大的方位、更高的层次、更大的底蕴,推动一体化进程,逐步成为一体化、跨省域、多中心,网络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个城市群的范围大约是30个城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江流域的复兴是关键,如果把长江比做一条龙的话,长江中游地区就是龙腰,龙腰假如不复兴的话,长江复兴可能难度很大!"魏后凯说,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支撑全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中部地区崛起,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
他说,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假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水平能达到长三角的水平,这样我们能够增加两万亿的消费,大大地扩大了内需,能迅速启动中西部市场;长江中游地区往北走是华北,往西走是西南,都有启动、引领的作用。
魏后凯称,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更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长江中游地区不仅是国家的粮食生产区,也是我国水生态的一个敏感区,过去长三角、珠三角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过去的粮食主产区把粮食的安全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转移到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汲取这些经验,在粮食安全与生态上要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魏后凯认为,应该尽快组织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搭建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新型的区域合作机制。
三省建设跨省城市集群,交通要先行。魏后凯认为,三省要构建互联互通的区域集中网络,这当中包括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港口体系,一体化的城际轨道交通,便捷、安全的高速交通网络和民营机场体系等等。并且,要大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合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尤其是产业合作,要整合资源,促进产业的融合跟协调,形成一个特色族群、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互利互融的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