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20余年,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内的几十项重大规划设计项目,其主持的项目曾3次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5次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和多次三等奖。研究项目一次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2等奖,一次获国家发改委研究项目2等奖。
近几年主持了《小城镇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综合研究》、《沿海发达地区城镇群及城乡关系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主持编制和参与了北京等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等重要研究课题和《城市规划知识读本》、《注册规划师考试教材》、《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定稿)及《城市规划资料集》的编写。
都市世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城镇化发展现状的?
沈迟:最近关于我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评论很多,认为这是我国进入城市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我认为51%与49%并没有什么质的差别,我国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当前每年接近1%的递增速度很多还是靠每年增加的农村务工人员凑数的,而恰恰是这些人(包括历年的累计数)实际上与具有户籍的城市居民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地方的城市政府还没有,也没有打算或者没有能力为这些人提供完全平等的社会服务,这样的城市化是打了折扣的、低成本的城市化。有人会说,农民工在农村有承包地、有宅基地,这样他们就有保障。其实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了数十年,这样的保障不应该由城市来提供么?城市敢不敢接收只要是自愿而且有稳定工作(不要动辄要求10年,3年可不可以?)的农民或者其它地区的城市居民成为本地的户籍人口呢?我们要城镇化,更要有质量的城镇化,这个质量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的。
都市世界:最近不少媒体报道, 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交叉呈现,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开始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逐渐城市化。针对这种现象,可否谈谈您的观点?
沈迟:我不赞成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城市空心化”的说法。国外有大城市空心化的现象,那是与老城中心衰败共生的。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中心地区不但没有衰败,而且愈加繁荣和拥挤,房价最高的地方还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区不是穷人的聚居地,相反低收入人群更多地都被“挤”到边缘了。像北京二环以内,过去是老北京居民(许多也是低收入家庭)的聚居地,以前历版规划也规定二环以内不得建高层,但近20来年,高层林立,不仅建设了大量金融企业,住宅也突破高层了,怎么能说是空心化呢?
老年化问题与空心化问题没有关系。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老年化问题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没有那么严,所以老年化问题不严重。(由于外出打工,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可能更严重)如果还不让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正常转移到城市,城市老年化问题会愈加严重,而农村的人地矛盾也没有办法缓解。
都市世界: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以来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对城市的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合适的解决方法呢?
沈迟:大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产生的现象,既有交通本身的投入、运营、管理等问题,也有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人所需要的效率、舒适和观念等问题,一定程度的拥堵是必然的。政府应当提供适当(效率、舒适)的公共交通,如果公共交通还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却一味地限制私家车就不合理了。
都市世界: 您一直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城市规划,参与了许多重大的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在您所参与的所有项目中,您目前认为最满意的是哪一个项目?
沈迟:我从事规划近30年,和我的同事一起做过很多项目,也有不少得意之作。最近一个比较满意的项目是在新疆做的《伊宁市南市区改造与更新规划》。这个项目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进行了广泛的公众参与,既保障了旧城更新与保护工程的进行,又真正吸纳了原住民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各级领导、业内对该项目有充分肯定,更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真心拥护,。项目实施以后,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促进了旅游,增加了就业岗位,而且居民自觉维护社区环境、保持建设特色的意识也大大增强。如果你们需要,我有专门介绍这个项目的材料提供,也欢迎各界人士去新疆时到伊宁南市区去参观考察。
都市世界: 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通知》对于我国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沈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有法定效力的规划应当依法得到实施。节约用地、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扩张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之一。在相同的规划期内,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所划定的用地应当是一致的。我个人既反对不顾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夸大城市未来有可能的发展规模,也不赞成不顾实际情况的平均分配指标式的规模限制,例如对北京、天津等地总体规划当中规模的限制。我们应当在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原则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实事求是、科学理智地制定各类规划,做好各类规划的衔接一致。即使是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可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要依法先修改规划,然后实施。
《通知》于今年4月1日起刚实施不久,以前类似的关于严格控制城市建设无序扩张的文件也发布过不少,但效果似乎都不太理想,否则也不要像这次一样再次强调,本次《通知》能产生怎样的效果还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