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聚焦 >>
 
饶戎:新一轮绿色建筑推动需要更加严谨、科学

时间:2012-07-03  来源:都市世界  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饶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主要研究生态规划、绿色建筑、城市生态修复的理论及方法。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负责人;中国-欧盟环境合作管理计划(EMCP/LMD)生态规划首席专家

都市世界:您一直致力于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修复、绿色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您认为现阶段的生态化建设中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这种成功经验是否可以推广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去呢?

饶戎: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有什么成功案例,这个不难回答。因为生态规划成功并且具有技术特色的编制成果确实很多,甚至说在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科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发展与应用技术开发,具有可与全球在此领域先进研发技术国家比肩的能力。但问题还是在缺乏法制化的保障。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时期以生态规划学科的理论构建的成熟,生态规划被广域性实践、示范应用,证明了其精确性、严谨性和客观性学科范式的价值得以广泛的应用。生态规划实践的成功在于支撑了国家发展战略,支持了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了行业创新与自律,探索出一条改善和变革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及技术体系的有效途径,为未来社会储备了一种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动态精确量化管理学科群集成方法与实现的技术路线。

近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生态规划不再是一种研究过程中的新兴思潮,也不再是一种稚嫩的技术萌芽,这种成功经验不仅可以推广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而且证明生态规划是具有超前价值的和引领城市发展科学技术体系的,也是城市规划以及相关规划创新突破的核心发展方向。很多生态规划编制地区,由于编制内容不够严谨导致后期编制城市规划的无序,由于偏离生态安全与生态承载能力及生态等级控制的辨识、分析,最终还是以“人治规划”实施。一个重要案例就是某滨海地区的一个规划以无度的臆想将脆弱的海岸生态系统系统中嵌入150万人口,并预测未来将达300人口,最终落实的规划只是控制在不超过30万人口的规模范围内,甚至一期仅仅几万人的规模和建设量,实践也证明城市发展损害了海岸生态系统,其后果使城市建设所带来的高成本、高风险、高投资和低效益的产生巨大的反差。

都市世界:您可否说明一下什么是“零耗能建筑”?在我国是否适合发展“零耗能建筑”?

饶戎:零能耗建筑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严格的讲是不消耗常规能源建筑,即不依赖外界的能源供应,建筑利用其自身产生的能源独立运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能耗建筑。同时也指能源收支相抵的建筑。在实际的实践中,零能耗建筑包含利用安装在建筑物自身的无污染清洁能源装置而生产出满足运行年能源消费总量相抵平衡建筑,也可以包括在社区系统中建立附属建筑的对应无污染清洁能源设施,供给建筑的能源消费,也可以属于零能耗(也可称微能耗)建筑。

零能耗建筑应当根据不同气候特征、不同生态系统特性,针对位于城市、乡村、生态脆弱或生态敏感地区的功能需求以及建筑生态扰动等限制条件,或其它能源供给状况,再根据使用能源性价比、效益比和综合功能效率等因素,而综合考虑零能耗建筑的应用。零能耗建筑从本身建筑设计和技术集成上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难度,也没有什么玄妙的秘密,只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和集成应用。

 
0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关闭
更多关于 饶戎:新一轮绿色建筑推动需要更加严谨、科学 的资料
· “一周热点”四十三期2013年6月24-30日 [2013-07-01]
· 长三角有望成为区域内交通全球最快城市群 [2013-06-28]
· 时事评论:城镇化应避免出现第二轮城市病 [2013-06-28]
· 社科院学部委员:建言新型城镇化破题路径 [2013-06-27]
· 徐绍史: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2013-06-2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