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堆叠方法是林家花园中的大创造,由于在台湾很难找到像江南园林中所用的太湖石,要从江浙太湖中去捞取或是其他地方寻找,所费太大,于是便采用了以水泥混合灰粉和浆汁等材料来堆塑山石的办法,在园中营造了大量的假山。在重要景点如方鉴斋、香玉簃、观稼楼、花圃等处都堆塑了这种假山,尤以榕荫大池周围的假山体量最大,形态也最富变化。另外在一些广庭之间还散布少量的点石,有如出自地中,亦甚有趣。这种假山的制作技法,采用了闽粤一带传统的灰泥堆塑技法,在这里把它用于假山,在山形上还缘用了国画中的皴法笔意,自成一格。

3.林家花园的游览路线和主要景区景点
林家花园的景点景区是逐渐形成的,因此,它的游览路线也是逐渐完善,最后按其功能需要形成的。原来花园的入口与宅第相连,现在为了适应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改由花园后面榕荫大池旁新辟大门作为入口,进门之后,还需要通过一条长长的夹道,才能到达原来的入口景点。
林家花园的景点很多,在台湾有的介绍资料把它分为9个景区,并称之为“九景览胜”。现根据原来的园林布局和游览路线选择重要景区景点作简要介绍。
汲古书屋景区
从原来宅第进入园门之后,这里是第一个重要的区域。园主人虽然不是有名的书香门第,但却也非常重视文化,把这里作为藏书、读书之处。汲古书屋是这里的一个主要建筑,书屋的名称相传是仿明朝一位名士毛子晋的“汲古阁”而来。建筑面宽三间,前面突出一个有如抱厦的轩亭,这个亭子的造型甚是奇特,其顶部以硕大之斗拱承托着巨大的半圆筒形脊盖,显系受南洋一些国家的影响。在书屋的前面,有一个宽广的月台,月台上摆设着皇家园林中“露陈”似的石凳架和单个座位,其上陈放花盆花草,想当年书香花香交融,环境甚是幽雅。在书屋的前面还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树木高大,浓荫铺地,并有矮墙、庭石点缀其问。在书屋的右侧,有一座方亭,亭内有石桌凳,可供查书、读书倦困时散步坐息之用。亭子与书屋之间筑以似隔不离的矮墙,极富情趣。

汲古书屋前门楼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