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生态文化为经络,促进大众传统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积极开展三个重点领域(包括决策领域、教育领域、消费领域)、三个重点层面(企业层面、社区层面、农村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加强全民生态文化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建设生态文化管理与监督体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传统文化,实现镇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逐步走向生态文明。
(3)加强生态社区和生态村建设。大力开展生态小区建设,积极推行生态建筑,创建绿色社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若干符合江苏省和镇江市考核标准的生态村。实施“六清六建”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四、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根据镇江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对照生态市考核验收标准,针对镇江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兼顾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出生态市近期重点建设的生态工程项目。为实现生态市目标,镇江生态市建设共规划八大系统建设工程(见附表二)。
1.生态农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特色农业示范工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循环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清洁化工程,秸秆与畜禽粪便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工程,农业用水合理使用重点改进工程。
2.生态林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长江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城市景观生态林带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和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3.生态工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企业清洁能源推广,生态工业园建设,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绿色招商系统,企业搬迁,循环经济示范。
4.生态服务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港口和生态物流园区建设,绿色饭店建设和发展科技服务业。
5.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设,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城市内河综合整治,重点大气污染源控制工程,清洁能源区建设工程,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垃圾及废旧物资资源化示范工程。
6.自然资源保护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江河整治工程,河道生态清淤疏浚工程,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和整治,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整治,长江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及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7.人居环境建设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生态规划编制,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程,生态社区建设示范工程,生态村建设工程。
8.生态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标志性生态文化工程,绿色学校、绿色行业、绿色家庭创建工程,绿色消费系统工程,建筑与居室生态化工程。
五、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生态市建设的行政推进机制
1.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生态市建设的决策、实施、监督、协调工作,及时解决生态市建设中出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各辖市(区)政府也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