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者: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2008-08-21
实效性:有效
镇政发〔2008〕60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修编)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修编)
自2004年《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以来,镇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为进一步加快镇江生态市创建步伐,镇江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国家最新修订的生态市建设指标,对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适时修编。
本规划属于战略性、指导性的概念规划和目标建设规划,通过行政和法定程序审批后作为镇江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全面指导镇江生态市建设。
一、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镇江生态市建设的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
镇江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丘陵山区占51%、圩区占19.7%、平原占15.5%,水面占13.7%。地表径流丰富,地下水蕴藏量充沛,全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6.3亿立方米;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镇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长江镇江段自然岸线较长,是江苏省深水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市。良好的深水岸线为镇江依江建港,依港兴市,提供优越条件。
2.独特的景观资源
镇江北临长江,处于宁镇低山丘陵与长江三角洲平原两大地貌单元交界处,地形西高东低。境内近东西走向、弧形分布的宁镇山脉和近南北走向的茅山山脉构成“丁字型构造”。镇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波状起伏,山岭高低错落,山中泉水清澈,森林茂密,多风景名山。镇江江河交织,长江、大运河在境内穿过。得天独厚的景观决定了镇江的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