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端能源消费量。1998年,终端能源消费量为3480万吨标煤,比1990年增加了947万吨标煤,年均增长率为4.05%.第二产业中工业是能源消费的重点部门,占全市终端能源消费量的63.4%.1990至1998年,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和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逐年上升;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稳步上升,其比重先降后升;生活用能源消费量缓慢上升,其比重呈下降趋势。
2.燃料消费情况。燃料消费包括终端消费中的煤炭、焦炭、各种油品、天然气、人工煤气等(除去原料用)和发电供热所投入的煤炭和油品等。煤炭和焦炭所占比重高达75.3%(煤炭所占比重约为58%,焦炭所占比重约为17%)。在煤炭消费中,煤炭终端消费量在燃料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高达37.6%,发电和供热用煤所占比重为20.6%.
3.煤炭消费情况。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焦炭的比重仅占41%左右(煤炭约为28%,焦炭约为13%)。但在燃料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炼焦煤所占的比重达到75.3%.焦炭主要用于钢铁企业;发电供热用煤主要是电厂使用;直接消费量是最大的一部分耗煤量主要是工业企业和城市民用,而且大多直接燃烧,烟囱低,无脱硫、脱氮措施,除尘效率不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4.能源供应情况。北京地区的能源资源极为有限,煤炭主要是无烟煤,分布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有少量的水力发电资源(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利用近一半),石油和天然气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工业储量。北京的能源主要靠外地调入:电力供应除了本地电厂发电以外,还有相当部分从华北电网调入;天然气来自陕甘宁天然气气田和华北油田;原油全部由外地调入;原煤主要由山西调入。虽然北京的一次能源大部分依靠外地调入,但北京拥有相当大规模的能源加工转换工业,主要是燃煤发电供热、北京炼焦化学厂和首钢总公司的炼焦以及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的炼油,这更加大了城市污染。
(二)能源消费和供应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从上述终端能源消费量和结构情况来看,北京的能源消费状况与我国资源特点、经济实力及本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基本一致,但与北京的城市功能、性质、发展目标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很不适应。
1.能源消费和供应的特点。
(1)北京是个高耗能城市。199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4.46%,增长速度很快,平均每年约140万吨标煤。1998年北京的GDP产值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上海、天津、广州。
(2)能源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在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二,与发达国家的30%至40%相比,明显偏高。
(3)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有降低趋势。从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来看,有降低趋势,反映出今后能源需求的发展趋向。从部门能源消费增长情况看,第一产业消费量有所降低,但其数量很小;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降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生活消费增长速度来看,增长速度也明显降低,但生活用能在今后将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加和生活热水需求的增多而呈增长趋势。从能源品种的增长情况看,固体能源总量呈下降趋势;液体能源年均增长率也有所降低;气体能源受人工煤气供应量的影响,增长速度也有所降低,但今后随着天然气的大量供应,其增长速度将很快;电力增长速度呈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