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井电厂改造燃气发电以后,发电用煤维持2005年的水平,即600万吨。
(6)供热用煤按照城市热网增加供热面积发展用户,届时煤炭消费量为250万吨。
(7)终端煤炭需求约为1635万吨,使用6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30亿立方米替代采暖和工业锅炉用煤以及部分轻柴油)、40亿千瓦时电力、30万吨液化气和50万吨轻柴油可替代终端煤炭需求1080万吨,届时煤炭终端消费量为555万吨,其中535万吨位于远郊区县。
(8)通过替换,2010年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4225万吨标煤。
(三)主要优质能源发展规划设想。
能源结构调整不仅要从消费、环保和经济等各方面研究未来的需求,还要研究优质能源供应可能,并制定工程措施规划加以保证,才能建立满足需求和环保要求以及经济的能源供需系统。为此,提出主要优质能源发展规划如下:
1.燃气发展规划。
(1)近期规划(至2005年):
天然气:到2005年天然气用气量为40亿立方米。天然气气源包括国内气源、俄罗斯天然气和国外液化天然气。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公司《关于向北京市供应天然气的资源与供应方案研究报告》的结果,陕甘宁长庆气田在“十五”期末可满足北京市年使用天然气40亿立方米的发展需要。为确保北京市安全稳定供气,“十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主要有第二条陕京天然气长输管线、大港油田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市内管网扩建工程等。估计上述工程并加上发展用户约需投资120亿元左右。
液化石油气:市政府提出茶炉、大灶不准烧煤的环保措施以来,液化气公建用户用气量增加很快,在燃气管道达不到的地区,液化气供应增加较快。因此液化气用户虽然随着城市改造和管道气的发展有所下降,但总用气量不会减少。预计2005年液化气需求量在80万吨左右。为保证液化气用气量,“十五”期间将增加建设液化气储运基地、运输槽车等设施,同时增加调入液化气数量。
(2)远期规划(至2010年):
在2005年实现大量供应天然气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其气源主要引进俄罗斯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用户逐步向燃气热电冷联供、燃气发电以及远郊区县民用和一般工业用气等方向发展。规划设想天然气供气量2010年达到60亿立方米。
2.电力发展规划。
(1)近期规划(至2005年):在“十五”期间,电力发展以加强电网建设,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增强与外部电网的联系,增加电网受电能力。北京大气环境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应充分利用电网的供电能力,特别是冬夏季负荷差、日峰谷负荷差等电力系统可利用的“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电采暖,尽可能多利用优质电能替代现有燃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