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
【颁布时间】2013-09-27
【时效性】 有效
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
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
(2013年7月3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3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湿地公园,是指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为目的,以天然或者人工形成的湖泊、河流、库塘、沼泽地等生态资源为依托,经过批准进行适度建设,形成的可供开展游览休闲、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 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地方特色和功能定位。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或者投资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湿地公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公园的监督和管理。
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在湿地公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负责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规划、住建、水利、国土、农业、公安、城管、旅游、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义务,有权举报、制止损害和破坏湿地公园的行为。
第七条 建设湿地公园,应当编制湿地公园规划。湿地公园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湿地公园规划编制,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并且与环境保护、绿地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等有关规划相衔接。
第八条 申请设立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申请设立市、县级湿地公园,由同级湿地公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条件组织论证、评价。符合条件的,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确认并且公布。
第九条 土地、水域和地面附着物权属明确,并且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设立市、县级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
(二)湿地具有科学研究、历史文化等价值;
(三)适宜开展游览休闲、湿地科普宣传教育等活动。
湿地公园的规模,市级不低于15公顷,县级不低于1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