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汇总统计表
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情况统计表等。
(四)省级验收报告
第二十五条 核查确认的内容与方法
(一)资料齐全性检查
1.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无丢漏、损毁的情况。
2.检查文字报告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汇总统计表填写是否正确、规范。
(二)数据库质量检查
1.检查数据库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是否符合要求,数据库是否运行良好,有无要素层丢漏,属性值是否正确、完整。
2.检查影像的数据类型,文件形式(分幅或全景)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影像是否清晰,能否达到地类判读的要求,与土地利用数据层套合是否准确。
3.检查数据库中各数据的准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三)基本农田核查
1.检查基本农田的上图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计算机汇总的基本农田数据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
3.将基本农田数据层与土地利用数据层叠加,检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数据与上报的基本农田地块中各地类面积的一致性。
(四)面积汇总检查
面积汇总检查是指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软件,对数据库按行政区域重新计算并汇总各地类面积,并与调查上报数据、控制面积进行对比检查的过程。面积汇总检核表见附录3。
(五)地类一致性核查
1.影像特征分析
对正射影像和核查区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遥感影像的类型、时相和处理情况,熟悉核查区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掌握核查区主要地类的分布和影像特征等。
2.一致性检查
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下,将数据库中的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层与正射影像图叠加套合,目视判读影像,对目视判读地类和数据库中的地类进行一致性检查,将不一致或存疑的图斑(线状地物)的有关属性记录在《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见附录4)中,并按照影像将不一致部分勾绘出来,作为疑问图斑。
3.疑问图斑(线状地物)分类
根据影像判读地类和数据库地类的不同,对疑问图斑(线状地物)进行分类。疑问图斑的类型分为十类,疑问线状地物的类型分为六类,详见地类一致性核查图斑疑问类型和地类一致性核查线状地物疑问类型说明(见附录5和附录6)。
4.数据汇总及分析
地类一致性核查完成后,在《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的基础上,按照疑问类型对疑问图斑进行分类型统计(见附录7)和分地类统计(见附录8),并进行分析,总结规律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