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政策 >>国家政策 >>
 
关于印发曾培炎副总理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讲话的通知

时间:2009-10-13  来源:中国绿色建筑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发展智能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曾培炎副总理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06年3月28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新建筑拔地而起。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未来的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发展智能建筑,开展建筑节能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此时此地,国内外建筑界举行研讨会和博览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当今世界,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建筑业实践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包括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产品。同时,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开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筑性能和质量。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刚刚颁布的新的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实施建筑节能工程,努力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新的建筑要积极推行绿色标准。目前,我国每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新增房屋面积不断扩大。从现在开始,新的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同时加强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证和推广力度。以节能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

第二,稳步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我国目前约有400亿平方米建筑存量,这既是节能改造的难点,也是全面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各级政府机关应率先实施办公楼节能改造。各地对能耗过高的大型建筑也要限期改造。同时,广泛开展居民住宅等普通建筑的节能改造试点,并适时加以全面推广。

第三,利用先进技术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自主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节能建筑发展道路。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以及有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广泛利用建筑智能技术,改善生产、生活和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耗。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要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积极稳妥地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制定有利于促进建筑节能的财税。金融等政策,调动生产企业、建筑企业、开发商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

一座绿色节能建筑,对后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则很可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黑洞,一个长期负担的财务包袱。我们经常重复歌德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体现出建筑形式的魅力,是对一座建筑外在美的肯定。而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则是建筑内在美的体现。只有做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能成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人类文明进步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这也是当代建筑师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希望广大建筑从业者以新的观念审视自己的工作,在追求建筑美观、舒适的同时,把节能、环保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中国智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和博览会,加强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关于印发曾培炎副总理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讲话的通知 的资料
· 关于2016年度第六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示 [2016-06-14]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关于2016年度第五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2016-06-14]
· 中国建筑节能网 [2016-06-07]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2016-06-07]
· 热烈祝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成功研发绿色建筑标识申报系统 [2016-06-0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