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曾培炎副总理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06年3月28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新建筑拔地而起。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未来的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发展智能建筑,开展建筑节能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此时此地,国内外建筑界举行研讨会和博览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当今世界,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建筑业实践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包括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产品。同时,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开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筑性能和质量。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刚刚颁布的新的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实施建筑节能工程,努力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新的建筑要积极推行绿色标准。目前,我国每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新增房屋面积不断扩大。从现在开始,新的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同时加强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证和推广力度。以节能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
第二,稳步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我国目前约有400亿平方米建筑存量,这既是节能改造的难点,也是全面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各级政府机关应率先实施办公楼节能改造。各地对能耗过高的大型建筑也要限期改造。同时,广泛开展居民住宅等普通建筑的节能改造试点,并适时加以全面推广。
第三,利用先进技术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自主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节能建筑发展道路。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以及有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广泛利用建筑智能技术,改善生产、生活和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耗。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要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积极稳妥地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制定有利于促进建筑节能的财税。金融等政策,调动生产企业、建筑企业、开发商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
一座绿色节能建筑,对后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则很可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黑洞,一个长期负担的财务包袱。我们经常重复歌德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体现出建筑形式的魅力,是对一座建筑外在美的肯定。而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则是建筑内在美的体现。只有做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能成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人类文明进步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这也是当代建筑师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希望广大建筑从业者以新的观念审视自己的工作,在追求建筑美观、舒适的同时,把节能、环保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中国智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和博览会,加强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