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变信息标志
利用道路路侧各类可变信息标志,提供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道路交通事件等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6、手机与车载导航等移动终端
通过手机、车载导航等移动终端,提供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面道路实时交通状态信息、匝道开关闭、交通事件等交通信息服务,引导出行者避开拥堵路段,快捷抵达目的地。
7、触摸屏
在全市部分星级宾馆、酒店,设置触摸屏终端,供世博会游客自助查询世博交通出行方式、出行路径、换乘方案、世博园区客流信息、道路交通状态等信息,引导世博会游客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
六、大客流预警管理
为确保游客安全,依据客流规模采取分级预警管理措施,即当园区内或某些特定节点的游客集聚超过一定的规模时,分别以III级黄色、II级橙色、I级红色进行预警。III级黄色状态,园区局部拥挤,以信息告知和状态监控为主。II级橙色状态,园区出现大面积拥堵征兆,园外交通系统以限流为目的。I级红色状态,园区即将超出计划接待能力,对客流安全直接构成威胁,园外交通系统以截流为目的。相关设施所在区县按照预警等级做好保安全、保秩序、保滞留人群的生活保障工作。

七、交通管控措施
为确保世博的成功举办,也为了世博期间全市交通的有序组织,不发生长时间、大面积的拥堵,拟采取适当的交通管控措施:
一是建筑施工管制。为减少建设施工对世博周边交通影响,市政府已于2009年8月发布相关公告:世博期间,园区周边25平方公里区域不新开工项目;外围45平方公里区域内,禁止房屋拆除、地下基础工程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捣作业。除紧急抢修工程和经市政府批准的重大项目外,外环线内区域及外环线外骨干道路禁止占路施工。
二是扩大摩托车限行。为创造畅达、安全、绿色的世博交通环境,以世博交通保障为契机,进一步增加摩托车禁行道路。
三是封存部分公车。为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在世博期间对部分公车实施封存。
四是储备研究机动车按尾号限行的政策。为应对世博期间可能出现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借鉴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经验,作为政策储备研究机动车尾号限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