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这个小区,整个保定市此次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活动开始前的3月27日,保定市市长于群通过媒体公开向公众发布了《保定关于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倡议》:通过熄灯这样一项人人都能做到的实际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3月28日晚8时30分始,请熄灯一小时!
听到这一倡议后,许多居民就表明支持的态度。
“按一下开关很容易,我们愿意参与。”保定市铁塔社区的刘女士说。
实际上,早在3月初,支持保定市参与“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就已经展开。
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大等驻保高校的大学生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响应。3月28日前的一周,各高校的环保协会都在校园内部及互联网上,用发传单、挂条幅、出展板、发帖子、做网页等多种方式对“地球一小时”行动进行宣传。
“现在,我宣布,保定市‘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始!”3月28日晚8时30分,保定市常务副市长李谦话语刚落,活动现场——中国首座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酒店保定电谷锦江大厦外闪烁着五彩缤纷光芒的霓虹灯、景观灯和内部照明灯同时熄灭,与此同时,保定市政府办公大楼、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大楼,以及参与此次活动的各中小学、高校、企业的照明灯也熄灭了。
记者在离开活动现场前往其他地点采访时注意到,沿途星光国际、华中大酒店等各大宾馆都关闭了外部景观灯,居民小区内的灯光密度也大为减少。
保定市进入短暂的黑暗之中。
“今天的活动,大约有超过50万人参与。”保定市政府一位官员事后说。
“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举手之劳涌起节能热潮
3月28日下午3时,保定“地球一小时”活动举行前,保定市人民广场举行了一个看上去规模很小的集会,但是,这个小规模的集会却赢得了众多市民和媒体的注意——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9所高校的环保社团,在这里联合成立了“绿色保定高校环保联盟”。
在活动现场,这个联盟向市民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棵用一次性筷子搭成的树,一人多高。这棵“筷子树”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环保社团的同学们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成的,初衷是提醒人们少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节能环保,可以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作为这个联盟的总会长,牛星,一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三年级的学生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