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保定市政府办公大楼照明灯熄灭了,中国第一座光伏电站建筑一体化的保定电谷锦江大厦闪烁的霓虹灯、景观灯、照明灯熄灭了,校园里的照明灯熄灭了……
3月28日晚8时30分,“地球一小时”活动让保定市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个小时的黑暗。保定作为国内首个以政府名义倡议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城市,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达了建设低碳城市的信心。
“换来更多绿色希望”:保定率先加入“一小时”
“这是一次可喜的行动。保定市用1小时的暂时黑暗,为明天换来了更多绿色希望。”在3月28日的活动现场,杨富强博士盛赞保定以市政府名义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不仅如此,实际上,保定市还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官方宣布加入活动的城市。
2008年12月15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2009年活动正式在中国启动。启动仪式上,众多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的代表呼吁公众在2009年3月28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
倡议发出一个多月后,保定市发改委主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进行了交流磋商。2月23日,正在致力于低碳城市建设的保定市以政府名义正式宣布加入此活动。
吸引保定市官方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时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
这种吸引与保定市的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首批试点城市,按照《保定市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和正在编制的《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保定市将重点发展以新能源、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打造以生态园林城市为特征的绿色城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社会。“作为一个有着1100万人口的中国城市,保定正朝着建设低碳城市的方向努力。”保定市常务副市长李谦说:“未来,保定将和世界上其他致力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一起,倡导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并积极采取行动。”
“没想到这么多人参与”:50万人迎来短暂黑暗
3月28日晚9时整,保定市新一代B区。
张洁手上戴着紫色的荧光棒,在黑暗的楼道里,轻轻敲着一户居民的家门。半个小时前,这位保定市新一代社区居委会主任就开始走家串户,给随机抽取出来的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倡议的居民送上一份小礼物。
“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与这个活动,原来准备的100份小礼物不够了。”张洁笑着说,本来他们以为,整个小区有个百八十家就不错了,没想到,就在晚8时30分那一刻,整个小区忽然暗下来了——小区内90%以上的居民都关闭了自家的照明灯和电器。
记者在走进这家小区时注意到,整个小区几十栋楼,每栋楼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还闪亮着并不耀眼的灯光。张洁介绍,这些居民家中都有老人或孩子,不关灯是为了避免在黑暗中磕碰受伤,但即使如此,这些居民家中的灯光也远不如往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