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2011年梁林故居的“维修性拆除”事件余音未了,2012年初便又风声再起,重庆蒋介石行营“保护性拆除”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重庆市渝中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吴辉解释说:保护性拆除是原貌、原地复建的一个过程。在拆除和复建文物时,对原有的房屋构建、门窗、楼梯、扶手等实物将予以保护,能使用的都将统一打包,在复建时尽最大努力恢复上去。
然而,越来越多的名人故居逐渐消声匿迹,仅存的一些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所谓的“保护性拆除”或“维修性拆除”是否有意义?既然已经拆除,又何来保护?复建,又有何意义?文物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一个复制品而已。归根结底,这还是文物的保护问题。那么文物该不该保护?所谓的“维修”或“保护”性拆除到底是为何?是拆除是保护,看完本专题,各位自己评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