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线各个站厅的设计风格都不相同。崇文门站整个站内以浅黄色为基调,顶棚上安装了很多装饰条。设计力求体现传统风格。宋家庄站内,支撑柱均用浅绿色玻璃材质包裹。这在5号线所有站厅里独具特色。
在天通苑北站内,记者看到,整个站厅的顶棚被设计成蓝色的波浪状,非常漂亮。而在东四站,站厅地面上有两个中国象棋的大棋盘图案,上面是两个残局,记者们都兴致勃勃地探讨起残局的解法。
雍和宫站内,在上下行的地铁轨道之间,台阶和护栏用大理石等材料制成仿古式样,雕栏玉砌,配上大红色的柱子,颇有点儿仿古味道。
北京地铁5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第一条贯穿南北的线路,是向国际奥委会承诺的一条奥运线路。这项工程受到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做出了“新建地铁的要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的水平和特点”的指示精神,以及“安全、功能、人性化、国际化”的总体原则。
北京地铁5号线装饰设计原则是:
一、北京地铁5号线装饰总体定位的思想--用标准化的材料体现建筑本体空间;
二、 装饰设计手法上体现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特点;
三、 北京地铁5号线装饰设计风格—雍容、大气、持续、现代;
四、采用系统设计的理念进行装饰系统的设计。
以下是部分车站的设计说明:
北苑路北站:构造奇特的全玻璃结构的“蚕茧”建筑造型立意。外墙部分采用了与外界环境是几乎完全联通的玻璃幕构造,它就像是蚕茧的外壳,薄而透明将作为支撑的钢结构部分则完全暴露,体现着机械化、工业化的美感。全部由三角形玻璃组成的建筑外观,利用拼接角度的不同使建筑在各个角度都能够成为环境中的亮点。
立水桥南站:设计立意立足于中国龙文化,整个方案以简洁抽象的设计理念结合结构的力学美感创造出隐含的中国龙形象。借以表达“龙”的精神,即团结凝聚,奋发开拓,外部裸露的钢架以不同弧度组合排列,既呈现出特殊钢架结构的力学美感与现代气息,又体现出交通建筑特有的韵律感。
立水桥站:钢结构体现韵律。
立水桥车站整体形态较为扁长,在车站屋面上方采用了弧形钢网架结构。车站整体形态下缩上放,使钢结构的结构美和技术含量高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屋面采用局部透明材料,更多地采用自然光线,提高采光度,并充分考虑到与城铁13号线立水桥站的呼应关系。这是5号线唯一的地面换乘车站。
天通苑南站:奥运五环车站。
天通苑南站的建筑立意是奥运五环车。整个车站以中国传统的红色为主体,在设计手法上将五环色分为五个巨大的方块,并用一面巨大的玻璃信息墙连接,象征着五湖四海友谊长存。
天通苑北站:用雕塑手法构筑地标。
天通苑北站车站主体建筑的屋顶为一片轻盈、流畅的曲线金属屋面,与位于中部的两个方形实体穿插交错,在一起成为主要构成元素,并通过金属、玻璃及不同质感的石材饰面的巧妙组合运用,和大片玻璃幕墙与质感粗糙的石材形成对比,获得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车站主入口大厅旁竖起一根三棱状的金属旗杆,使这里成为视觉中心,突出主入口的位置。
雍和宫站:雍和宫以及周边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是包涵文化理念的游览胜地,宣扬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对中国味道的强化是设计中的重点。各种景致的运用,将使设计贴近地理和文化环境。营造本站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表现厚重的文化感。
东四站:以中国象棋的地面拼花,从某些方面体现了老北京人的市井文化。
灯市口站:以天花上阵列的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灯具,隐示灯市口的地方历史文化。
东单:作为老北京的商业街,以象征商业红红火火的橙红色为主色调,营造商业区的繁荣气氛。
天坛东门站:以天坛祈年殿的蓝顶颜色为车站风格的主导色,以天花圆形造型灯具及拱形天花等元素,与天坛的建筑相呼应;圆形天花与地面方形拼花,呼应了天坛建筑天方地圆、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蒲黄榆站:这是5号线唯一的单柱站,利用单柱的形式,与天花造型相呼应,同时与墙面的颜色相呼应,以绿色为主色调,寓意居住区的绿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