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气候变化是个事实,那么您觉得在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例子能说明气候变化的吗?
Campbell 博士:对我个人而言,这个问题很难讲。因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来讲,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伦敦的水患和干旱乃至整个英国,整个欧洲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个人对全球变暖的感受毕竟是非常有限的,绝不能以偏概全,应该统观全局。
记者: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加强环境的治理,我听说您来中国许多次了,您觉得中国的环境有发生变化吗?
Campbell 博士:我不能说我感受到了,但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察。但是我能感觉到政府在采取大量的措施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这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记者: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在这一法案中,英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媒体评价这个目标有点过于富有野心了。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Campbell 博士: 我需要说的是,非常遗憾,这个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但确实超过了实现的可能。我们必须使用更多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这样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目标。但目前来讲,我们的确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人类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
记者:有媒体把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Campbell 博士:通过哥本哈根会议制定的协定来拯救人类还为时不晚。我觉得我们应该说,这是一个将损失降到最小的机会的开端。根据目前很多科学的预测表明:在2020年之前,假若没有确实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实施的话,结果很难预料。2020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2020年之后气温会大幅度升高,这将会导致地球严重的气候问题。时间拖的越久,付出的代价就越严重。所以我希望哥本哈根会议成为推动人类建立一个更和谐的家园的新起点。当然,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记者:您觉得哥本哈根大会会达成实质性的成果吗?
Campbell 博士:真的很难说,我能说能很有可能达成吗?不,我不能。我只能说是有可能的。
记者:您觉得什么是主要障碍呢?
Campbell 博士:这涉及到很多政治层面的问题。就如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推动达成协议的进程。假若美国不能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的话,协议的落实及目标的达成是很难的。我非常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关注气候变化,推动并落实协议,同样要面对很多挑战,可以这样说,这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压力的。这需要全世界各种力量汇集起来,包括各国政要,来共同履行即将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
记者:您有什么建议想要告诫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各国政要?
Campbell 博士:我想说的是,继续朝前走吧,因为通常不到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发生任何突破。
记者:在未来,气候变化也许越来越严重,请您大胆预测下100年后世界将会怎样?
Campbell 博士:我不能这样想象,预测。《自然》刊登了一篇文章,预测了我们能想到的最糟糕的状态,在2100年,温室效应更加恶化,特别是废气排放比即将签定的哥本哈根协议之前的情况严重三倍。那真的是超乎想象的恐怖。
问题是,如果变化没有马上发生,这一场景将既有可能出现。所以,我不喜欢去做这种推测。我觉得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
互联网是了解气候变化的好选择
记者:最后,请您给中国网友推荐几本关于全球变暖的好书吧。
Campbell 博士:让我为中国朋友推荐一些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好书,确实有点困难,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假如我们想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的话,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料库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我觉得没有必要向大家推荐类似维基百科这样的信息,因为它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那些有争议的主题。看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杂志、书籍和网站,可以在线了解一些科学主题的辩论。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两个网站:realclimate和globalscientist,上面有以往和最近气候变化的照片。这两个网站上关于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图片有较高的可信度。这就是我给大家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