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个零碳社区――位于伦敦南部的贝丁顿社区。始建于2002年的贝丁顿低碳社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首个“零能耗”社区,成为引领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典范。

虽然,低碳的提出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但低碳社区,或进而扩大为低碳城市的概念已广为人知。这几年,我国的低碳城市热也不断升温,然而,由抽象的概念到能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理念,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低碳城市,帽子、口号,还是转型?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由于城市占到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本地排放以及由于消费引起的间接排放),再加上城市集中了各国主要的人口和经济,所以从一开始,如何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便成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由于各国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目标也存在差异。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方面由于其历史排放责任大、人均排放高,另一方面由于其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人口增加很少甚至负增长、高碳排放的产业已经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消费领域等,其城市的低碳发展是以实现绝对减碳为目标的。

而对于中国城市来说,一方面人口快速增加、大量基础设施尚需建设,…… [全文]

 低碳城市疑问

低碳,还需实实在在地改变

低碳城市并不是靠简单“拉闸限电”就可以实现,也不是一日就能建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博士表示,我们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和我们认识低碳经济的概念是一样的,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个目标和方向,其实低碳城市也是一个目标和一个方向。

他提到,现实摆在眼前。为实现这个目标和方向,我们的生产方式要转型,消费方式也要转型。如何促进转型?就需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规划创新。 ……[全文]

低碳城市,指标还是难题

我国地区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定位、资源状况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由此就对低碳城市指标提出了既要有相同的大目标,又要有不同的小目标的要求。受能源局委托做新能源示范城市研究的中国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把指标设计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中节能副总经理丁航认为,低碳城市的主要实现途径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低碳城市一定要有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所以,在新能源城市指标设计方面 ……[全文]

 专家谈低碳

李迅:中国城市“低碳”泡沫化

这个低碳我想可以有几个概念,一个可以用绝对值的概念来表示低碳高碳,低碳一定要量化,跟生态不一样,生态可以说循环,链式发展,低碳一定是可以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单位时间里面,一个人排了多少碳来进行量化。到城市里面就不一样了,比如说上海,上海现在一年多少,上海市民一年排10吨,相对北京要高了,北京大概一年排8吨,北京的8吨二氧化碳主要是小汽车太多了,北京人就特别喜欢车,上海主要是产业密集。什么是高碳什么是低碳对城市而言,可以用相对的概念标准来衡量。就是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排放了多少碳,就是所谓的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值,看同样创造一美元或者一元人民币价值GDP的时候,排碳量是多少。另一个,低碳的概念可以用一个过程来表明,就是如果北京现在是8吨,……[全文]

饶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的生态规划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欧美的生态规划涉及学科的广泛及实践的深入,中国生态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一开始即大量吸收借鉴欧美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结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规划的探索实践,直到今天,已经形成我国特有的生态规划特色。在理论上,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生态规划的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学知识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生态关系,协调资源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与资源性能的关系,实现城市、农村及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辨识——模拟——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在实践中,我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开始就 ……[全文]

 中国低碳城市现状

未上马已脱缰 无一合格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0.004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不仅在数量上遍布了中国的版图,发展路径的选择也颇为多样。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德州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太阳能路灯立于大街小巷;深圳市政府选择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共建,让这座城市有了“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底气;在浙江省建德市,一场消灭空调外挂机的全城总动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全文]

“低碳中国”的压力与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已经纷纷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以来,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包括宣布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建设智能电网、投资新能源等一系列措施;英国通过颁布“气候变化法案”,启动“绿色振兴计划”,公布“碳预算”等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最终建成“两型社会”。这与低碳经济在实质内涵上是高度一致的。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多次提出要将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全文]

中国城市应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在建筑结构方面,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对既有高耗能建筑开展节能改造;支持对重要的节能建筑材料开展研发和产业化。

在产业结构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加大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等高加工度产业替代能源原材料工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交通结构方面,应优先考虑在短期内放慢排放量增长速度,同时开发替代的新技术和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全文]

济南市民呼吁莫让低碳出行犯愁

目前,机动车并未普及,自行车、电动车仍然是诸多工薪阶层的首选交通工具,但目前济南的自行车道却相当“不给力”。 记者发现,类似张庄路自行车道过窄的情况,在经一路经二路也同样存在,类似这样狭窄的路段着实考验了“骑手们”的车技。

不仅如此,自行车道本来就窄,机动车还非得来凑热闹。在文化西路记者看到,当年专门为行人和自行车修建的彩路如今俨然已经成为机动车的停车场,来来往往的自行车都被“不情愿”地挤上机动车道,无疑又让增添了一份交通安全隐患。“骑车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但现在很多马路自行车道都很窄,还经常被机动车占道,希望政府能加强对自行车道的合理规划与非法占道的整治措施,还给自行车道早年的那份清静。”一位市民建议到,“别再让我们为低碳出行犯愁了”。

……[全文]

发展低碳城市如何从概念走向实质?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一些地方发展低碳城市、进行低碳试点的热情高涨,纷纷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构想和举措。但是受制于机制、技术、融资等瓶颈问题,至今,低碳城市建设仍处于炒概念阶段。日前,刚刚成立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低碳城市工作组希望为建设低碳城市建立一个集培训、规划、实施方案设计、项目管理咨询、融资等环节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平台。据了解,这个平台将通过研究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模式、规划和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先进低碳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各领域的深入应用,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案。业内专家表示,低碳城市建设应着力从系统性、专业性和全局性综合评价,实现低碳城市从概念化走向实质。

近年来,城市盲目扩大,大搞“政绩工程”,“奢侈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向低碳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需求,诸多城市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值得警惕的是,“低碳城市”建设正有演变为一场“大跃进”的趋势。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上百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一些业内专家对于目前热情高涨的低碳城市建设表现出担忧:城市在推进低碳建设过程中 ……[全文]

 世界低碳典范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各国低碳城市模式

丹麦模式-低碳社区: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低碳社区一般遵守10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以及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

瑞典模式―可持续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是瑞典政府内政外交的核心目标,其主要原则是当代人应为后代节约资源。瑞典马尔默不仅是瑞典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闻名的低碳城市。马尔默是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知识生态城市的典范。

日本模式―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日本提出打造低碳社会的构想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低碳社会,2008年7月,日本政府根据提案内容的先进性和地区性等标准对参选城市进行了评定,宣布6个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地方城市入选首批“环境示范城市”,京都市等7个市区町也被同时选为“候补示范城市”。被选中的示范城市有人口超过70万的大城市横滨。

美国模式―低碳城市行动计划:尽管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美国各界并未消极看待气候变化,也未放弃对低碳发展的探索。美国主张通过技术途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专题资料

专题质量调查

后记: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0.004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