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面对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政府出手救楼市有利于稳定市场;但从更深层次分析,不救楼市,中国经济不但不能被金融风暴所击跨,反而能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当前中国楼市“危机”的根源
目前,中国楼市正在经历着一个调整过程,即房价由过去的迅猛上涨转为快速下降,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大幅萎缩。这种局面的改变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央行推行了二套房的楼市调控政策,它扼住了投机和投资性需求的咽喉。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社会财富规模迅速壮大。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期的诸多问题,如居民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落后、金融体系竞争力较弱等等。这一切问题全面集结在房地产领域,使中国房地产领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需求特点:住居性需求不足,投资性需求旺盛,投机性需求疯狂。
首先,由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除了少数富人有钱购买商品房外,大部分民众基本被价格高昂的楼市所抛弃,普通民众的居住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其次,由于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富人手中,法律体系又不健全,少数富人有机会将楼市做为囤积财富的一种手段,导致投资性需求一直保持较为旺盛的局面。
再次,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使得炒房人能够突破社会信用体系的樊篱,利用银行管理体系较弱的漏洞,大肆利用银行资金,放大财务杠杆,使得投机性需求逐渐成长并扩张,在短期内迅速将中国楼市的价格推上一个较高的境地。
目前,房价居高不下,居住性需求已无法支撑中国楼市的进一步发展,唯有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才能为中国楼市提供需求动力。
中国政府推出的二套房政策之所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把紧了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阀门,从而关住了投机性需求的大门,撤走了投资性需求的依靠。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风声鹤唳,价格迅速回落,成交迅速萎缩,呈现一片危机景象。
不救楼市 金融风暴不会击垮中国经济
近期,中国政府为防止金融风暴冲击出台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如降低了证券印花税、取消了存款利息税、降低了商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等。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新政,以挽救低靡的楼市。
但笔者认为,不救楼市,世界金融风暴不会击垮中国经济;救楼市,一定程度上会支持楼市价格上涨,让“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游戏重新开始。
第一,中国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使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限。
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经济与全球性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但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前,中国经济具有非常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入世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增多,不但依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投资热情,而且更对中国的金融领域情有独衷。但按照中国入世金融领域的开放时间表,中国的金融领域是逐步放开的,而且外资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熟悉中国经济环境还有一个过程。同时,目前在中国金融领域,外资金融机构所拥有的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都相对较小,影响力非常有限,也更受中国政府的各种法律体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