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亚,大片私建房为不规范的租赁市场撑起了一片天,这给城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人口计生管理等方面增添了不少阻力。先给出租房建档,再给租住人建档,“以房管人”,从而更好的解决流动人口带来的计生管理难题。这样的创意来自三亚市河东区。
城中村流动人口繁杂 租赁市场乱象百出
近几年来,作为三亚拉动旅游经济的房地产业,在地域优势上使得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业,供出售出租,相当部分的居民趁我市在私人自建房的管理方面尚未到位,大量以出租为主要目的的自建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房屋出租的广阔市场。而在房屋租赁管理方面,我市至今没有出台一个规范管理的规定,造成房屋租赁市场鱼龙混杂,在给城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管理带来隐患的同时,也给人口计生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据市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河东区,无论是辖区的城区、城中村还是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等都是流动人口的聚居地,特别是一大部分以廉价出租为主的私人房屋,使原本人口结构、文化层次复杂的流动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更显得乱象繁生,很难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河东区目前共有流动人口5.4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3万人。
从出租房主入手 掌握流动人口最新动态
从事经商、劳务等的流动人口,无论来自何方,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居住问题。“因此,只有抓住出租屋主这个环节,才能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为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该负责人说。
对此,河东区采取“以房管人”的方法,首先是摸清出租房的情况、明确出租屋主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达到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通报渠道的目的。据介绍,今年以来,河东区借鉴2007年月川社区清理整治流动人口计生活动的经验,提出“社区人社区管,出租房主配合管”的工作思路,采取“先易后难,先给出租房建档后再给租住人建档”的方法,做好“三卡一表”(即出租房档案卡、流动入人口登记卡、注销人口登记卡和人口清理情况统计表)的建档工作,全面清理整治出租房屋,建立“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模式。
据悉,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清理出租房屋445家,其中楼房256栋、简易出租屋189间,重新登记流入人口1154户、4027人,注销363户、957人。东岸、临春、红郊等村(居)委会在清理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