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15-34岁女性流动人口多于男性
从2007年调查数据来看,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轻,大多集中在15-45岁之间。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分别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11.2%、12.5%、11.4%,35岁以上年龄组的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流动人口男性多于女性这一多年来的现象正在改变,男女性别比由2000年的114下降到了97.4,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反映的趋势一致。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年龄组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73.9、66.1、82.2、99.8。35岁以上男女性别比逐渐升高,特别是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组,男性流动人口普遍多于女性。
(三)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7年,各地区之间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
2007年1%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年,比常住人口高出1.4年, 较2000年提高了1.1年,总体上呈现“一个下降,两个提高”的趋势: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下降了5.5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了7.2个百分点。流动人口的男女受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年,比男性流动人口低0.6年,其中未上过学的比例为5.7%,高出男性4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的比例也是女性高于男性。而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所占比例普遍低于男性。分省内、省外流动来看,省内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高于省外流入人口。这一方面表明更多的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流动人口选择在省内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说明高层次人才流入山东省的比例较低,值得关注。
表1 全省6岁及以上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分地区来看,各地区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差异较大。济南和青岛的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1.7年和10.7年,明显高于其他各市,最低的日照市仅8.8年。
(四)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城乡流动原因差别较大
就流动人口动因分析,可以分为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型流动和以非经济利益为目的社会型流动两类。2007年,山东流动人口外出原因仍然以经济型原因为主,务工经商的比例为67.1%,其次是随迁家属和学习培训,所占比例均为6.6%。与2000年相比,流动人口的外出原因构成保持稳定,务工经商和随迁家属仍然是流动人口的两大主要外出原因,两者合计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3.7%,较2000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其他各类原因所占比例相对2000年各有升降,但变化均不明显。分城乡来看,城镇流动人口外出原因比较多样化,而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原因主要是“务工经商”。分性别来看,女性因婚姻嫁娶发生流动的人口明显多于男性,是男性的三倍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