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中国流动人口之困 >>各地现状及对策 >>
 
中国流动人口现状篇:改变命运的流动

时间:2010-08-06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张亦嵘 杜萌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活儿熬人,除了做卫生刷碗筷,就是端盘子,端盘子有讲究,手怎么托,菜从哪个口走,还有倒酒,先谁后谁,错了,客人要给你白眼,此外就是站在一边看那些男男女女们喝来吃去。那会儿她小,带来的辣子吃完了就想家想妈,想凭啥本地人就可以对她们这样呼来喝去,想归想,还得老老实实地上班。第二个月,工钱涨到300元,老板说,好好干,还给你加工钱。她那时年轻,除了想挣钱,还想找个能说个话、给自己壮壮胆的人。没多少日子,她看上了当大厨的同乡,于是两个人的恋爱就在这“你烧菜,我端盘”的循环往复中发展、壮大、成熟。

恋爱是快乐的,可工钱总不涨她就不快乐了,男友先走了,换了个小店,老板每月给开2500元。她咬咬牙也走了,可只干了一年多,她又回来了。她说,那店老板的工钱虽多给了几个,却不尊重人,来了有钱有势的客人就让她陪酒,她不干,自己虽没几个钱,却有尊严,尊严是钱买不来的。忍了几次,终于有次没忍住,没轮上老板炒她,她把老板炒了!只要自己自尊自爱,谁也轻贱不了你!她又回到当初的餐馆。

1998年当她的工钱涨到600元时,俩人结了婚,第二年有了个儿子。她只歇了一个多月就上班了,孩子由她雇的保姆带,她挣的钱付完保姆的工钱也就剩下一二百元。没法子,谁叫她不会带孩子。

此后,她还真觉得跳槽没多大意思了,哪的老板都一样,都没把她这个外来妹和本地小妹一样看。餐馆给本地小妹都上了社会保险,可没给她们这些外来妹上,弄得一同来的姐妹都走了,就剩下她一个。还有那些领班,没一个是外来妹,都是本地的,她就想不明白,她干了这么多年,哪点儿业务不如来了就当领班的本地人。她不走是因为她觉得老板还行,不那么过分,只要下了班,不干涉她们的。她就又打了一份工,给一家有钱人做小时工,拖拖地,擦擦窗,抹抹桌子,晒晒被子,一个月下来能挣600元。

她说,这十来年,她还真悟出些道理,要是让她再活一回,她会好好念书的。读书好,能懂道理,懂了道理就能待人宽容,就能遇上事多为别人想想,谁有个难处,就该伸把手。就是给人做小时工,她也萌生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服务员吃的是青春饭,再过几年,岁数大了,就是老板不炒她,她也干不动了,所以现在有空读读家政方面的书,做做准备,她想再攒上几年钱,凑个四五万元,回家乡的小城开个家政公司,肯定能活出点儿滋味。

做个小贩 我被“城管”追得满街跑

34岁的朱迪华生命的一半在流动中,17岁那年一头撞进深圳,6年后又去了湛江,在韶山关当过两年包工头后,来杭州打零工,眼下他和老婆在杭州市一个叫瓜山的社区做水果贩子,生意还过得去。

朱迪华的老家在湘西一个叫双峰的小县里,祖祖辈辈都是赤脚的农民,他上过一年初中,家里穷就不念了。17岁的那年,有个去过深圳的朋友回来和他说,深圳好,钱好挣哩!朱迪华的漂泊就从朋友的那句话开始了。

挤了几天火车,朱迪华到了深圳,真长了见识,小楼也比县上的大楼高出许多,街上明晃晃,白天黑夜都是人,不像家乡天一黑,人就都睡下了。朱迪华在深圳找到的挣钱营生是卖小箩,一种居家过日子用的筛面的家什,卖了三年小箩,他挣到的钱把家里的土砖老屋变成了红砖水泥造的大屋,三个兄弟一人一间,老爹老妈说的那句话,让他现在想起来都感动:还是老二有出息!这还不算,他还给自己娶了一个在周边村子里都说得过去的媳妇,只是第二年生儿子没够上法定婚龄,被罚了3000元。可说这事时,他脸上分明漾溢着幸福。

做小贩不苦,但熬人,没人买,心急,人来了,讨价还价,心烦,一出来就是一天,有时候真没人买。但更不痛快的是朱迪华做小贩时,常要被“城管”和“工商”们追得满街跑,他也被逮着过几回,小箩都被没收了,还罚钱,心痛归心痛,生意还要做!一个小箩本钱不过几角,却能卖四五块,只要接着干,就能挣回来!

和媳妇又卖了三年小箩后,夫妻俩去了湛江,这回不光卖小箩,还卖小锅、小桶和他能想得起来的小杂货。挣下些钱后,他又去韶关当了两年中国最小的包工头,给韶关的一个水电站做工,伙计是他从家乡带出来的五六个表亲。

他说,他们连他还不如,他好歹识些字,那几个表亲身上除了一把子力气,啥也没有。那两年,他上面的大包工头还真没拖欠过他工钱。他说,这是因为他在包工前,考查过上家的经济能力和信誉。他看过他的真身份证、房产证,他要赖他们的钱,他就去法院告他!因为朱迪华有个表叔是当地法院的,能给他出主意,不会让他吃亏。

朱迪华是6年前来的杭州,韶关的工程完了,有个朋友说,杭州也行,地方美,钱好挣。来杭州后,先做零工,砌大楼,一天50块,天天结,没吃亏。钱挣下了,开个小店,把在广东打工的老婆叫来一起卖水果。

问朱迪华,对这个城市有没有认同感?他说,他只是半个杭州人,因为他的根还在湘西,那儿有他的父母和已经12岁的孩子。

夫妇俩一个月的饭钱三百元就够了。他说节俭是为了攒钱,将来买个楼,把爹娘也接来,可他也知道杭州的房价高,所以买房子还是他的梦。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中国流动人口现状篇:改变命运的流动 的资料
· 时事评论:中国不宜建大量小型工业城市 [2013-08-15]
· 李铁:中国城镇化的问题核心是改革而不是投资 [2013-08-15]
· 第八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3-08-14]
· 谢国忠:中国城市可能除出现大规模的破产 [2013-08-14]
· 谢国忠:中国城市可能除出现大规模的破产 [2013-08-14]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