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在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建成,专家评价,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表,四合院实现“零排放”,不仅是对四合院的保护和发展的有益实践,也将为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和保护提供一个范例。
首座“零排放”四合院启用仪式低调 只待各方评说
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的启用仪式很低调,现场既没有相关官员,也没有各路专家,甚至连剪彩都没有安排,只是来自两岸四地的60余名环保人士踏进这座位于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的小院就算“零排放”四合院正式启用。记者昨天也率先探访了这个由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设计和改造的“零碳四合院”。
“改造这座‘零排放’四合院前我们也很犹豫,改好了,能为北京四合院的环保之路摸索出一些经验,改造不好,那我们就成了破坏本已不多的北京四合院的罪人,面对这个选择我们也考虑了很久,但最后还是决定进行尝试,现在完成了,就看各方的评价了!”昨天,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段涛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打造“零排放”四合院的前后都面临着压力,而完成后的压力最大。
记者了解到,作为远洋地产发起组建的环保组织,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在项目方面并没有“硬指标”,而整个“零排放”四合院则完全由基金会出资,但此后,除了院中有一块不到1平方米的说明牌,这个四合院与基金会和远洋地产没有任何产权及其它方面的关系,“零排放”四合院完全是纯公益。
四合院“零运动”要在承传统文化、享受健康舒适现代生活方式、低碳节能等方面寻求最佳平衡点。之所以要打造“零排放”四合院,是因为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代表。段涛秘书长介绍,四合院作为老北京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布局设计历经了几百年的淘炼,在适应北京特有气候条件方面表现出色,但满足现代“宜居”的要求可能尚有差距。如果在保留和传承的基础上,并仍坚持“小投入,大环保”的理念,通过合理应用低碳技术达到降低能量消耗并能实现现代人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老北京的四合院也完全可以焕发“新绿色”。
基于此,老四合院成为2010年“老社区,新绿色”环保公益行动 “零运动”计划实施的首选。经过行动组多方走访、考查、沟通和比选,东城区大兴社区因其体量小、居住人口少易协调(居委会办公地)等原因成为“零运动”-零碳改造示范项目的实施地。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甚至找到故宫的古建专家实地看过并论证了方案后,项目在一个多月前正式启动。“之所以如此严谨,就是不能把环保改造变成破坏!”段涛这样表示。
大兴社区“零碳”改造示范项目以降低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的使用能耗为目标,由传统建筑技术应用、现代建筑技术应用、可再生资源利用及绿化四部分组成,力求在诠释各项环保技术应用的同时,在如何承传统文化、享受健康舒适现代生活方式、低碳节能等方面寻求到最佳平衡点。
基金会希望大兴社区“零碳”改造示范项目为政府及其他组织对北京传统民居生活方式的研究,为老社区特别是老四合院的环境改善提供借鉴并具有推广意义。同时,也希望这个完全由远洋设计和施工的纯“远洋制造”环保示范项目,在展示远洋环保形象的同时,也成为远洋自身探索绿色建筑、低碳住宅的载体,给远洋未来新开发产品带去借鉴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