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这是天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现滨海新区又快又好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起飞,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新形势下,滨海新区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滨海新区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高水平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加强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建设,提高滨海新区的品牌价值,增强滨海新区国际知名度,从而走出一条品牌拉动下的快速发展之路。
1.关于区域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Keller教授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并称之为地理品牌。地理品牌包括两种形式,从城市的层次去看待地理品牌就是城市品牌,而站在区域的角度上看待地理品牌就称为区域品牌。换句话说,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文化、经济等具有特色内容的总和,是区域信息的载体,是"区域名片",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例如中国的香港就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提起它就会想到亚洲国际大都会;而上海浦东则是一个知名的区域品牌,它代表着财富聚集、开放精神、梦想实现,是上海城市品牌的金字招牌。
建立城市或区域品牌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名称、标志象征和口号,更重要的是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找到自己区域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定位。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区域定位,就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持续不断地经营和推广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样,一个区域品牌才能逐步建立。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品牌对于区域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会大大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区域品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凝聚性。这是作用于区域内部的一种力量。如果一个区域本身具有很知名的品牌效应,那么对于区域的每个成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人们发现它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和更多的物质利益,还可能给自己带来
更好的发展机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深圳特区在短短20年间,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二是聚集性。这是作用于区域外部的一种向心力。一个知名的区域品牌可以吸引外部的人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向该区域汇集,并通过这种汇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曼哈顿"国际金融中心"的品牌效应吸引了世界相当一部分的资本不断流入纽约,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金融机构及优秀人才向纽约汇集。这就是所谓的聚集效益。
三是辐射性。这是区域品牌作用于外部的一种扩散力。一个内涵丰富、认同度大的区域品牌,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巴黎是"时尚之都"、香港是"亚洲国际大都会"、奥地利的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些世界公认的品牌以其特有的魅力产生了很强的辐射效应。时尚人士愿去巴黎、香港消费,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希望到维也纳去感受音乐艺术的氛围。
2.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区域品牌能产生以上三方面的效用,因此能否塑造出一个成功的区域品牌,打造一张有特色的"区域名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开发开放的窗口,能否打造出一个国际知名的滨海新区区域品牌,是天津城市品牌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塑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能够激发和整合区域文化优势。滨海新区依托于天津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北方经济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打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就可以充分整合这些经济、历史、文化资源,产生更大的财富效应。尤为重要的是,打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整合文化优势,把挖掘区域文化精髓和创造品牌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使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其次,塑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有利于增强新区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能力。一个知名的滨海新区品牌,能够有力地吸引世界上各类人才以及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使他们了解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功能, 认识到如果选择了滨海新区,就可以分享新区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与利益。这在推动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提升新区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区域内企业也可以享受到滨海新区品牌协同效应带来的好处。区域内的企业可以借助滨海新区区域品牌,以区域为主题进行企业品牌的宣传推广,这样在打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的同时,也宣传了各个企业,扩大了企业的影响。
再次,滨海新区属于天津市,打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也必然成为塑造天津城市品牌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从某种程度上说,滨海新区之于天津,正如浦东之于上海、曼哈顿之于纽约。回顾后两者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城市品牌战略都是先依托局部打造出一个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区域名牌,在国内外的市场中建立平台、取得地位,继而"推销"或"再造"出整个城市品牌。曼哈顿如此,浦东如此,滨海新区之于天津也是如此。
3.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一个区域品牌唱响世界的关键。准确、鲜明的区域品牌定位,就是要确定区别于其他区域品牌的个性和特色,反映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灵魂。因而定位既是建立区域品牌的基础,也是区域核心价值的体现。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浦东、深圳并称为中国沿海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极点"。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发深圳,到90年代开发浦东,珠三角、长三角迅速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天津滨海新区经济飞速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正如深圳对于珠三角经济带、浦东对于长三角经济带的战略牵引作用一样,天津滨海新区处于"京-津-冀"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又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中国"东中西"板块与"南中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滨海新区的经济腾飞必能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沿海经济开发开放的第三次高潮。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一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指出,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一个新城区",即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并强调,今后的滨海新区应该承担两方面的大任务,一是经济功能,即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现代化经济新区,服务于京津冀和环渤海的发展;二是改革示范功能,即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一个综合改革实验区。
因此,笔者建议将滨海新区的区域品牌定位在"国际化的环渤海引擎"上。区域品牌定位不是主观想出来的,必须依据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基于"独特性、优越性、创造性",找到自己优势,通过包装、推广,使滨海新区的优势彰显,成为世界知名的区域品牌。
所谓独特性,是指滨海新区的品牌,必须蕴含其他地区没有的内容。"环渤海引擎",就是天津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区域中,从地理位置、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来看,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就是天津滨海新区。所谓优越性,是指滨海新区凭借独特的优势成为其他地区学习和仿效的示范区。这就意味着滨海新区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在环渤海地区体现出“引擎” 的示范作用。所谓创造性,是指滨海新区要在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在目前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失去创造性,也就失去了发展活力,就没有了独特性,区域品牌就难以确立。
4.打造滨海新区区域品牌的对策建议港口经济杂志社所有
(1)应设计一个代表滨海新区形象的标识,用视觉语言传达品牌理念。即把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文化和新区的特点等以抽象语意融进具体的符号概念当中,使社会公众对此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2)要制定一个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的总体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运作新区品牌。
在宏观层面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新区内已有的诸如泰达、天津新港等已经在全国知名的品牌加以整合,使其与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其次,要致力
于滨海新区区域品牌整体运作,要制定出一套包装推广滨海新区品牌的整体策划。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在国内外媒体上对新区品牌进行宣传, 扩大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要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交流, 并邀请海内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政要、企业家参观访问,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滨海新区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宣传新区的投资环境,让国内外了解滨海新区;三是积极承办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或活动,如2005年6月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亚欧财长会议,就大大提升了滨海新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效仿“法国中国年”、“香港天津周”等模式,在一些国外友好城市举办“天津滨海新区周”活动,以此扩大滨海新区的品牌效应。
在微观层面上,要对区域内的企业品牌进行运作。首先,对区域内的品牌进行盘点。区域内有许多著名的品牌,如“红三角”烧碱、汉沽“茶淀”葡萄、中远散货运输、长芦盐场等,要进行资源整合,使之发展壮大。其次,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新区的倾向性政策以及渤海银行、渤海产业基金等,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新区内名牌企业的扶持力度, 尤其对落户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进行重点扶持, 使其能够成长壮大,成为享誉国内、国际的著名品牌;另外要注重引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跨国大企业,使新区成为知名企业的集聚区, 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根据地”。更要注重保护名牌企业,维护其合法权益, 打击任何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侵害行为, 使新区内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