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8月9日 都市世界 “一周热点”第八十四期  
   首页>> 关注往期

    京津冀发展上升国家战略

    进入8月,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迈入实质性提速。此前国家发改委已明确,下半年将促进重点区域投资,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2日表示,京津冀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促进京津冀区域发展,就是要促进京津冀区域形成更高的经济战略支点。”

        7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市与河北省在京进行工作交流座谈,共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一口气签署了7份文件。包括《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共同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协议》、《共同推进物流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

        紧随其后,8月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2014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证实,国务院最近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并明确当前要做好五件事情。第一,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第二,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第三,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第四,推动产业转移对接;第五,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详细

查看更多
一周热点新闻

城镇化提速:各地加快规划编制和试点申请

近日,随着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关于本地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编制和试点申请也由此进入一轮小高潮。【详细

交通部发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

8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详细

傅蔚冈:让城市化回归本质 才能治城市病

城市病主要有哪些表现呢?第一交通拥堵,第二空气污染,第三房价很贵。城市病如何形成的呢?很多人认为应该是城市人口太多了,才会导致城市病的形成。基于这个考虑,就出现说要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是不是说一个城市的人越多,交通就会越拥堵?至少从中国内地的情况来看,好像是这么一个情况,但好像又不是。【详细

应对气候变化渐成城市规划主流理念

一项全球性城市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基础城市规划中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过,只有少数城市能够将其纳入经济发展的重点。【详细

地方政府新区建设的正反心态

部分城市的新区建设,沿袭了过去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思维,导致新区泛滥,备受诟病。而部分新区建设,却以卧薪尝胆的城市建设勇气和创新思维,真正促进了新区发展。新区建设背后,自然是地方政府不同的城市发展心态。【详细

北京总体规划修改将突出“瘦身”

北京市政府已正式向国务院报送了修改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日前,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召开第33次全体会议,研究《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首规委主任郭金龙要求,总规修改要突出“瘦身健体”,下决心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把城市开发强度降下来,把“摊大饼”式的发展遏制住。【详细

查看更多
他们说